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api管理是什么

API管理系统

“云”指的是一种技术,是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高新技术。当前技术体系已经相对落后,需要利用云上的一些服务,增强现有的体系架构。数通畅联UMC云管理平台就是为了方便企业的软件架构一体化而产生的。

ESB应用集成平台的作用是将应用之间的信息打通,简化IT结构,消除“信息孤岛”,构建数据集成、应用集成的可视化流程,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异构系统对接。企业服务总线ESB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龙骨”,如果不上云,将难以保障服务接口的通用、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因此ESB软件系统上云是非常有必要的。

整体说明

ESB企业服务总线产品上云,就是将企业的本地ESB系统云端化。帮助企业连接不同的系统,允许部署和维护集成流,改善企业内部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允许租户之间共享实例,消除过载、降低成本并提高使用速度,实现企业业务集成和数据集成。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化建设模式中上云是大势所趋。

1.产品上云

AEAI UMC用于对公司集成套件的云平台开发、部署、管理、运维进行统一管理,与不同产品灵活组合形成多种解决方案的容器化套件以及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的CI/CD管理机制共同构成iPaaS平台,通ESB应用集成平台都是数通畅联iPaaS云集成平台套件的核心产品。

在项目中也逐渐把产品组合方案部署到UMC产品中,如ESB产品。API管理模块是ESB产品的重要核心部分,集成流程也是基于API管理中的API服务进行创建的。API治理预置样例工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进行了样例服务模板的创建。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在环境中开发使用ESB的API管理模块,以及对于API服务管理的规划方向,不同服务类型有哪些特点。

软件上云增强了可用性,而高可用则需要进行部署架构的调整,主备、异地多机等。高并发或多服务并行的时候,一致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和难点,CAP理论,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可用性(Availability)、分区容错性,这三个要素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点,不可能三者兼顾;程序改造之后,是否满足性能要求,在高并发的场景下,性能(io、通信等)是否扛得住压力;上云同样可以获得一个弹性伸缩的能力,而是否具备此能力,需要从整体架构的角度来进行设计,比如如何服务化,是否需要分库分表,怎样多维度拆分等。

产品软件以云服务模式进行部署,除了提供计算能力,还具备开发运行环境,提供包括应用代码、操作系统以及API在内的IT组件,供用户将相应功能模块嵌入软件或硬件,提高开发效率。对于用户而言,这一层的服务可以为业务创新提供快速、低成本的环境。

api管理是什么-同济互联

UMC云管理平台可以理解为创建一个中心生态系统,可以查看、管理和修改数据、基础设施等操作,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并为客户提供更加统一、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

2.功能架构

云ESB主要包含三个模块:服务器ESB Server、设计器ESB Designer、SMC管理控制台。ESB Server是运行环境,支持K8S容器化部署,SMC管理控制台是部署在ESB Server的Java Web应用,基于AEAI DP开发平台构建的。ESB Designer是基于Eclipse Plugin开发的图形化、拖拽式的设计Web服务、Rest服务以及各类服务流程的构建工具,同时云ESB可以和其它SOA集成产品、数据治理产品灵活协作,组成不同方案,解决异构集成难题。

api管理是什么-同济互联

UMC云管理平台支持多租户管控,有效提高使用范围;提供容器在线监视,可查看容器参数、运行状态、容器性能和容器中服务的运行日志;全面支持ESB、DP设计器远程部署功能,通过回写日志,可直观查看容器部署状态,并通过部署结果、错误信息追溯定位原因,便于快速解决问题;支持管理配置多种组合方案、多k8s集群、各种不同的Server,提供典型的平台组合方案管理,简化操作难度;支持不同租户管理的数据授权、权限隔离,严格保证数据安全性,确保各运维人员的权限范围。

UMC云管理平台用于对公司集成套件的云平台开发、部署、管理、运维进行统一管理,与由不同产品灵活组合形成多种解决方案的容器化套件以及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的CI/CD管理机制共同构成iPaaS平台。整体功能架构如下图所示:

api管理是什么-同济互联

1.许可查看:可以查看UMC云管理平台的许可信息和产品实例个数等信息。

2.租户配置:租户配置是UMC云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基础配置模块和集群配置模块的数据都是提供给租户配置模块进行使用。配置人员需要在产品搭建初期,把方案、环境、产品容器配置初始化配置好,确保容器正常启动和运行。如果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相关调整。同时也有数据处理的功能,对数据库结构和数据进行对比升级。

3.平台监视:通过以左树右表的方式,将方案、环境、服务器和容器关联起来,统一监视容器信息,包括状态、心跳、性能等信息

4.集群管理:用来管理和监视k8s集群的运行状态,提供一键部署K8S的功能。还可以配置镜像仓库和接入配置相关信息。

5.租户管理:配置租户信息,用于租户配置的根节点,并且多租户可以在右上角切换。

6.全局配置:配置全局变量和接入,接入模板相关信息。

7.基础配置:包括方案管理、产品配置、组件管理、命令管理4部分。可以配置方案、产品和组件的一些基本信息,在命令管理模块可以添加常用命令以及所属模块。

3.开发步骤

云ESB的API管理开发是基于UMC云平台进行的,开发的前提条件需要在UMC产品的租户配置模块新增对应的方案和环境,配置ESB产品所需的组件和数据库信息,完成ESB产品的启动。然后就可在ESB产品中进行API服务的开发与管理。

api管理是什么-同济互联

1.产品启动调试:ESB启动之后,对产品启动调试,打开调试端口;

2.工程开发部署:创建工程并部署,需要使用本地设计器远程连接云平台的ESB产品;

3.开发服务部署:开发对应的服务接口流程,可以通过远程部署直接部署到云平台中;

4.API服务配置:SMC管理控制台中进行服务的导入、注册以及代理;

5.API报警重调配置:对使用的接口进行API安全重调报警的配置;

6.断点调试:在设计器中开发完流程后,在设计器中进行debug断点,当调用服务出现问题时,可以对报错位置进行断点查看报错原因,在UMC中开启调试功能进行断点调试。在查看完毕后,要对断点调试进行关闭。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同济互联 » api管理是什么
分享到: 更多 (0)
API管理系统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